学院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【青春广水】返家乡、看变化、献智慧:志愿者有话讲

作者:公共管理学院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08日

青春赴广水 实践绘新篇

这个暑假,广水学子回到家乡这片热土参加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用青春力量助力家乡发展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学子们在返乡实践中看到了一年来家乡的变化,他们有一些话想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
我叫余紫瑄,是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。这个暑假,我在骆店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实习,在基层泥土里感知骆店脉动,于实践肌理中读懂广水温情。

在防溺水工作部署会上,领导强调 “六个一” 落实,那句 “孩子们的事比天大” 让我顿悟:政务工作从不是冰冷流程,而是连着千家万户的牵挂。在同事们的指导下,我拟定防溺水讲座方案,特意覆盖未参与托管班的家庭。在跟进各村落实时,每次收到 “已完成” 回复,都觉孩子们多了份保障,不敢懈怠。我还参与走访慰问,协调支教与实习团队,用镜头记录骆店故事。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宣传,让更多人看见这片土地的努力。

在参与“返家乡、看家乡”活动中,我和志愿者一起探寻广水:骆店的中草药田、肉兔与梅花鹿基地生机盎然;鲁班小镇一步一景,清幽雅致。广水乡投集团冷库里,翠冠梨清甜多;直播间里,特产推介与订单数字展现农业活力。辣老板工厂里,老板热情递来辣条,那份实在比辣味更暖心。三潭风景区的清泉石涧,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
近两个月的实习让我明白:青春成长在田埂上,在与群众交握的手心里。这段经历教会我向下扎根、向上生长,在广水的点滴,都成了基层馈赠的记忆。

我叫蔡慕琰,来自湖北大学。这个夏天,我带着对教育的热忱走进骆店镇中心小学“暑假学堂”爱心托管班,在小学教育的一线讲台上,真正掂量出了“师者匠心”与“青春奉献”的分量。

初登讲台,我承担了语文、演讲与口才以及文化拓展的教学任务,还会在孩子们早读、自习和午休时陪伴在侧。而工作远不止课堂的40分钟,为了孩子们能学有所获,我会精心备课打磨教案、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、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进行心灵沟通,了解他们的心中所想,这些构成了我日常的主旋律。同时,我也积极组织孩子们参加暑期爱心托管班活动,努力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增添色彩。

正是在看似平凡却充满挑战的日常里,我完成了从“见习生”到“小老师”的蜕变。每一次孩子们豁然开朗的眼神,每一次他们亲昵地喊着“蔡老师”,都让我深刻感受到教师岗位那沉甸甸的价值,我教授他们知识,他们回以最纯真的信赖和成长的喜悦,让我真切体会到教育在基层沃土中焕发的生命力。

这段宝贵的支教时光,短暂却深刻。它不仅让我将所学付诸实践,更让“奉献”二字从口号变成了脚下踏实的路。

从“读懂广水”到“服务广水”,每一步实践都是成长的注脚。学子们正以点滴行动将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誓言写进这片土地的肌理,让青春之花在实践的沃土上灼灼绽放。(来源:青春广水)